发布会详情

净潭乡楚商张场大桥建设新闻发布会

时间:2025-07-31

嘉宾:

摘要: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净潭乡楚商张场大桥建设有关情况,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。

发布会实录

时间:2025-07-31

嘉宾:净潭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万浩威

净潭乡党委副书记、政法委员肖丽舟

内容:7月31日,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净潭乡楚商张场大桥建设有关情况,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。

文字实录:

净潭乡宣传委员索康:

大家上午好!欢迎参加天门市新闻发布到基层活动。今天的发布会会场设置在净潭乡张场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,重点介绍净潭乡楚商张场大桥建设有关情况,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。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:

净潭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万浩威先生

净潭乡党委副书记、政法委员肖丽舟先生

首先,请万浩威先生介绍楚商张场大桥建设具体情况。

净潭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万浩威:

记者朋友们:

大家上午好!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。下面,我将净潭乡楚商张场大桥建设情况向大家作介绍。

一、净潭乡基本情况

净潭乡地处天门市东部,紧邻汉川中洲农场,是全市唯一的乡。东距孝洪高速出口3公里,南离武天宜高速出口2公里,距武汉中心城区1小时车程。皂仙公路、净中公路穿境而过,发展空间广阔。净潭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故里,清代蒋立镛家族“五代进士、三世翰林、两登鼎甲”的故事代代传诵。崇文重教、耕读传家的风尚源远流长。净潭是名副其实的红色沃土,土地革命时期,蒋场村从为建立天门县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奠定基础,到成为秋收暴动和天汉联合暴动的发源地,再到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共襄北特委的驻地,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艰苦奋斗与伟大实践,是老区革命史中的重要样本。净潭是风光秀丽的滨湖水乡,作为天门河流域尾端的乡镇,纳入市级管理的河道10多条,河湖密布、水系发达,丰沛的水资源滋养了这片沃土,盛产优质稻米畅销四方,优渥的生态环境让500多年的棠梨古树至今焕发生机。

二、楚商张场大桥建设背景

独特的地理风貌造就独具一格的发展格局,密布的河湖分布零星村落,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净潭的发展,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改善交通条件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净潭人民最迫切的期盼。

民之所盼,政之所向。2024年,在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和大力支持下,湖北省楚商联合会积极响应,心系净潭发展,情系民生福祉,号召广大楚商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,慷慨解囊,踊跃捐资修建张场大桥,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需求,服务支点建设,助力乡村振兴,彰显了新时代楚商的大爱担当与家国情怀。

三、楚商张场大桥建设基本情况

楚商张场大桥位于净潭乡境内天门河下游南支河段,是连接孝洪高速与武天高速的关键枢纽。项目总投资约1270万元,主体设计工作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负责,主体工程建设由湖北信义兄弟公益帮扶基金会组织实施,主要资金由湖北省楚商联合会筹集。大桥全长275.15米,其中桥长91.7米,桥宽9米,北引桥长73.85米,南引桥长109.6米,双向两车道,桥梁接线道路采用农村四级公路标准,设计使用寿命50年。项目于2024年4月开工,在各方通力协作下,克服了地质条件和季节性水位变化等施工难点,进展顺利。目前,项目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,预计将于今年8月中旬全面建成并具备通车条件。我们计划于8月16日在净潭乡张场村委会举行大桥竣工通车仪式,诚邀各位记者朋友届时莅临见证!

四、楚商张场大桥建设意义

大桥通,百业兴。楚商张场大桥的建设,将彻底改善两岸群众的出行条件,串联起华严湖至南支河沿线的6个村庄的产业资源,加快形成纵横交错的乡村旅游网络,为加快推动净潭乡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,为建成“天东水生态涵养区”提供有力支撑。楚商张场大桥,是一座楚商回乡,共建支点的示范桥,是一座建设乡村,振兴产业的发展桥,是一座为民造福、服务群众的民心桥。楚商张场大桥的建设,饱含着市委、市政府的无限关怀,凝聚着楚商企业家的深情厚谊,承载着全乡人民的热切期盼。大桥即将通车,标志着净潭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。我们坚信,在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净潭乡将为天门实现跨越赶超发展注入强大动能!

我就先介绍到这里,谢谢。

净潭乡党委宣传统战委员索康:

谢谢万浩威先生介绍。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举手示意,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。

湖北日报记者:净潭乡楚商张场大桥的顺利建设是资智回乡的典型案例,楚商反哺家乡的生动实践净潭乡在资智回乡工作上还有哪些亮点?

净潭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万浩威:

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。

天门市将“资智回乡”作为七项重点工作之一,旨在推动在外天门人资金和智慧回归,加快建设新时代侨乡,让“一人一块砖家乡谱新篇、一人一片瓦家乡更辉煌”成为天门人的共识。净潭乡积极响应,通过搭建平台、优化服务、精准对接,在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兴业、捐资助学、建设家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,主要抓好“引产业、聚文化、建机制”三方面工作:

一、产业回乡,推动产业振兴

深度推进楚商回归,围绕“ 纺织服装、生物医药、智能家居、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”重点产业,大力开展招商引资。引导在外人士返乡创业就业,把家乡作为投资的热土、创业的沃土、安居的乐土。成功引进兴农粮油设备有限公司回乡投资,公司与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合作,成功研发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第67D浓香菜籽油智能生产线设备销往全国100多个县市,公司落户净潭乡以来,打通油菜产业生产、加工、储存、销售全产业链,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,带动全乡1万多亩冬闲田扩种油菜,每公斤油菜籽高于市场价0.2元收购,既保障了粮食安全,又增加了农民收益,是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板。2025年计划再投资1.9亿元(其中固投0.7亿建厂房,1.2亿技改升级),建设3条食用油智能加工线、4条菜籽油新型生产线。项目达效后预计年销售超5000万元。

依托乡情、以商招商。本月已完成与天成机械(涵盖绗缝、绗秀设备制造、通道布加工、服装制造和销售)的签约事宜,全力推进项目当年落地并实现投产达效。

引导传统服装从业人员回乡创业,指导全乡28家纺织服装类公司,主动融入“天门衣裳”供应链平台,占领高端市场。动员净潭籍的在外成功人士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发展跨境电商,搭建海外仓,为服装产业出海提供坚实要素保障。

回乡企业反哺家乡。天新能源有限公司出资180万元修缮蒋老渠5公里损毁路段,消除隐患便利民生;湖北悦禾食用油有限公司每年向净潭中心学校捐赠2万元设立教学基金,资助困难学生。

二、文化聚力,共建和美乡村

号召乡贤能人发挥人脉、资本、技术、文化等资源,积极参与家乡建设,引进社会资本挖掘本地特色资源,共同打造蒋立镛状元文旅、湘鄂西红色文旅、人本国际体育文旅、华严湖生态文旅,串珠成线,集群成链,建成游状元故里、听红色故事、赏华严湖景、尝东乡美食的平原特色风情小镇。

三、服务提质,汇聚发展动能

建立“乡贤联络站+项目服务专班”机制。保持常态化联络,并成立项目服务专班,为回乡投资项目提供全周期、精细化服务。乡党委政府将号召更多乡贤以“主人翁”姿态回归家乡,以“实干家”精神投资兴业,共同谱写净潭乡村振兴新篇章。

回答完毕,谢谢。

净潭乡党委宣传统战委员索康:

谢谢万浩威先生的回答,下面继续提问

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净潭乡作为农业重镇、文化名镇,如何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?

净潭乡党委副书记、政法委员肖丽舟

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。

净潭乡始终立足资源禀赋,以“资智回乡”为重要抓手,把握“农业重镇、文旅兴乡”核心定位,明确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。做强农业基础,做优文旅特色,实现双轮驱动。

一是农业产业化升级。以“武汉兴农粮油”等项目为龙头,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,提升附加值。推广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保障原料供应,促进农民增收。

二是文化赋能旅游。深度挖掘“状元文化”和“红色文化”两大核心IP。加强状元文化园运营升级,打造区域文化体验中心。加快红色文化展览馆(规划中)建设。保护革命遗迹,打造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。与卢市彭家垴、皂市文墩村等形成区域联动,融入“湘鄂西红色旅游廊道”。活化传统文化。发扬蒋彩虹《花鼓》等文学作品影响力,融入江汉平原特色民俗(忙年、抢婚、观花树等)体验项目,丰富文旅内涵。

三是空间联动发展。以蒋场村为重点区域,推动农、文、旅、体、医融合发展。该村兼具红色老区、状元故里及丰富传统文化(农耕、花鼓戏、中医药、商贸老字号、古街),具备打造特色示范村的基础。通过建设红色文化展览馆、提升状元文化园,挖掘古镇古街及华严湖自然风光等资源,形成集红色教育、文化体验、乡村休闲于一体的综合目的地。

四是乡贤持续助力。继续发挥乡贤在资金、智力、人脉等方面的优势,参与农文旅项目投资、文化传承保护、品牌宣传推广等。

五是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。持续推进交通及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,优化营商环境。

净潭乡将以状元文化和红色文化为引领,以农业产业化升级为基础,以重点项目为引擎,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和乡贤持续赋能,构建具有净潭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,最终实现产业兴旺、文化繁荣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生活富裕的目标。

回答完毕,谢谢。

净潭乡党委宣传统战委员索康:

谢谢肖丽舟先生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,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希望各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,为净潭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。

感谢各位发布人,感谢记者朋友们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

Baidu
map